找到相关内容181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现代意义

    进而推向放生和禁绝肉食,奉行素食主义。二是在慈悲修持的目的上,突出他表现出报恩思想和福田思想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五十《背恩篇.述意部》引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,开善业之初门,人所爱...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[27],并且提出断酒肉、吃素食、放生的主张,南朝梁武帝作《断酒   页200   肉文》强调“酒为放逸之门”,“肉是断大慈种”,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651021.html
  • 中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生命关怀考论

    这里的“众生”,遍指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中一切有生命的东西。上述这些思想在敦煌佛教界具体体现为保护动物、植物,保护水资源,爱护环境等方面。  “不杀生”、“素食主义”、“放生”,是佛教保护动物的重要...

    李并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05054901.html
  • 佛教现代化改革计划

    富余农村劳动人口作培训;素食主义和动物保护;环境保护等。  积极的态度,是针对当前国内佛教宏法不够积极而言的。现在国内很少有人出来讲法,即使讲法也只在很小范围内进行,包括皈依,本来是僧众应该积极支持的...利于经济建设;戒妄语也很利于社会和谐、家庭和睦;戒酒和烟、毒品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。五戒十善外我们还将宣扬清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素食,这些也都非常有利于经济、环保、提升健康和生活质量,并且大大减少杀业...

    李庆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757028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杰仁波切读圣经——用善意打开沟通的大门(3)

    所有落入物品的容器。这个名称便代表,仰赖他人施予的出家众,对于别人所施予的东西是不能产生好恶的。我曾经与一位相当博学的斯里兰卡出家僧会面,当时我们讨论到素食主义的问题,他表示因为佛教的出家人必须仰赖他人的施予过活,因此不能归类为素食主义者或非素食主义者。别人不管给什么食物都得接受。而这段福音同时也让我想到西藏人的一种讲法:如果一位深居高山的禅修者不到山下来,那么他的食物与贮粮便会自动上山送到他面前。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1359396.html
  • 汉传佛教中的五位大菩萨

    肉食众生’的坚定立场是不可动摇的。他还制‘断肉戒’,规定其弟子不得食肉。这里清楚昭示人们弥勒是一位素食主义的实践者和倡导者。从印度佛教史上考察,释迦牟尼在世时,还没有做到这点。可见在素食的问题上,弥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066516.html
  • 以人间佛学建人间净土

    小乘戒律原本戒蒜、葱之类刺激性强的食物,不拒肉食,然而,佛门既戒杀生,或许是受儒家传统“闻其声不忍食其肉”的濡染,汉传佛教,僧侣素食也就顺理成章而为不易之律。如此惺惺惜惺惺,爱护、保护生命的素食主义,...都是一日三餐,而非过午不食。这也是不同于传统佛教的地方。他们完全是立足人生,从健康的角度处理饮食问题的。不仅如此,佛光山滴水坊精致美味的素食享誉世界各地,星云根据飞机套餐,创制出一套招待外宾的“素餐席”...

    麻天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56703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

    奉行素食主义。二是在慈悲修持的动因和目的上,突出地表现出报恩思想和福田思想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五十《背恩篇·述意部》引(大智度论》.云:“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,开善业之初门,人所爱敬...欲乐的世俗生活和外道主张的各种苦行都是偏颇行为,只有远离快乐主义与苦行主义,才能成就智慧,趣入涅架。中道就是离开二边的极端、执著,奉行一种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后来大乘中观学派进一步以远离一切分别、执著而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86906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是侧重于布施行为和不杀生两个方面,由不杀生进而推向放生和禁绝肉食,奉行素食主义。二是在慈悲修持的目的上,突出地表现出报恩思想和福田思想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五十〈背恩篇.述意部〉引《大智度论》云:「知恩者生...排斥纵欲的偏向,也排斥苦行的偏向,认为贪求欲乐的世俗生活和外道主张的各种苦行都是偏颇行为,只有远离快乐主义与苦行主义,才能成就智慧,趣入涅盘。后来大乘中观学派进一步以远离一切分别、执着而达到无所得境界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糕饼,且仍然有些人喜欢素食。出自于他们教导她禅修,而令她证果的感激之心,玛帝卡玛塔开始在饮食上满足每位比丘的喜好。结果,比丘们很快地都成为阿罗汉(arahant)(6)—完全觉悟的人。这位妇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,以及她的智慧与奉献,给为人父母者与照顾者一个良好的典范——为他人的需要提供服务的人,无须放弃对于深观的渴望。◎在修学佛法上,无须有素食的限制就此主题,我想谈一下素食主义。有些人认为素食才是道德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略论

    --“在家佛教”,在清代势力凌驾于传统佛教之上。其教义与佛教虽无差异,但却加入了儒、道的教义,他们与僧侣不同之处是“不出家、不穿法衣、不剃头,以俗人身份于市井营生”,其身严正,能守戒律,常贯彻素食主义...⑼众生。   斋教三派的教义在守戒、仪式、经典、祭祀上大同小异,同以戒律为本位,又称“持斋宗”。最严格的是遵守五戒十善,特重杀生戒及素食,故俗称“食菜人”。尤其是龙华派有“过公场”的修行,常在各斋堂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780960.html